提醒你
本网站隐私权政策已于2018年7月20日更新,请至阅览并同意新版隐私权政策,若您未勾选同意而继续使用本网站,则视为您已同意新版隐私权政策。
会员登入
网友 / 设计师注册
很多老房子都显得阴阴暗暗,空气及光线像是凝结住了停留,没有流动。有的设计师选择大刀阔斧更动格局,有的设计师则是加开或加大窗户;而经验老道的则是稍微调整格局、重新设定生活动线,即能让老屋回春。
「连栋透天別墅」是台湾早期住宅的代表,多为三或四层设计、单层基地面积狭窄的长型屋,在空间运用与采光通风都比较差。拾隅空间设计对这栋位于高雄、总面积 237.6平米的四层连排透天別墅,从里到外进行全面改造。除了天地壁的拆除多余的隔间墙,重塑楼梯优化分层动线外,局部利用玻璃材质铺陈立面与地板,更凿出天井垂直引入采光,重塑后的別墅沐浴于日光,大开窗优化通风与窗景视野。专注于建筑内部空间的规划,着重提升美学、功能性与体验的设计手法,也让这间标志性住宅荣获2025 iF DESIGN AWARD Winner殊荣,开启老别墅崭新生命!
第一眼看到这个空间,几乎每个人都惊讶客厅好大!不过,当知道这是一户116平方米的居家,大家都直呼”怎么可能”。原来,房屋在毛胚屋阶段就请莳筑设计总监朱皇莳协助规划,让空间布局更符合屋主的使用需求。
黑色是最纯粹的颜色之一,也是极具态度的颜色。两个90后业主因医生职业使然,看惯了白白白,反而对黑色有莫名的安全感。原先的三室改为了两室,牺牲了一间次卧改为主卧衣帽间,把舒适与空间留给待的最多的主卧和客餐厅空间。公共空间不做封闭,打通扩大,并充分运用不锈钢金属元素的硬朗线条,结合现有的空间条件,营造出科幻未来感的空间秩序。
在家,就是最舒服的生活姿态,让人感受到归属感。我们为将这样的情绪融入空间之中,创造真正吻合内心需求之生活环境,以凝聚一家人的“阅读”为主题,凡举文学、科学、序列小说到烹饪、花艺,均是屋主对于生活的想象。
这间 59.4 平米新成屋在屋主购入之际,即面临前屋主「客变」所遗留的空间桎梏,导致格局完全不符实际生活需求。尤其一条横跨公共区域的巨大梁柱,更是成为空间动线与视觉上的最大痛点。构设计改造聚焦于「颠覆既有格局,极大化坪效利用」,大刀阔斧地调换主卧与客房的位置,提升空间只用效率;电视半墙在有限空间界定多元机能。公共空间透过材质的延续串连不同场域,营造出一种静谧有序、层次丰富的文青生活场景。
随著时间流逝,房子也会跟著老化,就需要适时修补改善。想让老屋焕然一新,就必须了解老屋的常见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来改造。以下将针对老屋的五大问题一一破解,不妨跟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要制式的餐厅,希望书房像咖啡馆,还有更衣室,备用卧房…,这是两位从事服饰销售的屋主对仅有69平方米家的期待,也是希望黄翊峰、李羽芝设计师能够协助达成的装修需求。
谁说小户型居家不能舒舒服服过日子?面对有限的空间格局,从屋主喜好的风格及收纳需求,以细腻的规划赋予66平方米小空间不一样的面貌,让单身生活富有品味典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