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入
网友 / 设计师注册
165平米现代风空间里,伴随大面窗引入绿意景致,让建筑体内外产生对话,敞朗日光映照在异材质刻划的精致细节,特调出自然与时尚的独特品味。
在这个标榜个人标签的时代,通过细腻的平衡与微调把控,设计不只是用感性征服大众,更通过“故事”为契机,反思既有的定义及标签,当你看的越仔细越有种折衷之美。
「打造一个能让心境慢下来,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个时刻。」是构设计给准备退休屋主的献礼。165平米新成屋以美式风经典的线板、砖墙、木地板来建构优雅舒适的空间风格,顺着梁柱结构用玻璃拉门在公共区域,让客厅、书房与厨房中岛彼此共享又能各自独立,创造更灵活的开放式设计。
设计师与同为建筑背景的业主相谈甚欢,他们决定以建筑尺度去拿捏空间比例,赋予这间185平米的现代风豪宅,一种简洁利落、干净大气的深度灵魂,发挥比同类型住宅更加开阔舒适的家居样貌。
家,描绘着居住者的个人故事、也是自我性格的表达。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只提供专业立场,更需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聆听真实需求、切中关键,让设计不只是过度的迭加,更是能真正走入居住者内心。
三代同堂如何在同个屋檐下,取得最好的生活平衡呢?设计师从这间660平米的双拼豪宅还是毛胚房的时候,就开始规划室内格局,考虑到空间存在着大梁低矮的问题,因而运用天花板的修饰手法去化解,同时沿着空间而生的绿意露台,更是打破三代成员的隔阂,让彼此能在大型植栽的陪衬下,交流内心真切的想法。
玻璃落地窗的通透无碍,引入敞朗日光走进室内,照亮满室明亮及其动人的美学细节。设计师透过优雅美式风格,描绘出一家四口梦想中的家屋,让我们走进来瞧瞧!
时间是连绵不绝的,家的传承也应该如此,这间254平米的跃层老屋作为家族留下的住所,以象征怀旧情感的磨石子,开启室内空间的序曲,接着通过木皮、石材及铁艺等异建材混搭,加上突破格局限制的崭新思维,重新诠释现代的生活习惯,巧妙地从岁月的沉淀中,淘洗出未来的各种可能。
老屋公设比新成屋少很多,能利用的室内空间相对大,因此即便新建案如雨後春笋冒出,选择老屋翻新的买家还是不占少数。但老屋翻新未必就比较省预算,设计师会透过屋龄与屋况来建议基础工程所须的翻新项目,另外,针对屋主使用需求有可能会变动格局。上述这些都是老屋翻新必须耗费到的隐形成本,现在就跟着拾隅空间设计看看以下两间老屋翻新案例做了哪些改造工程,以及改造前後的变化,帮助大家更了解老屋改造,未来与设计师沟通能更顺畅,在预算内完成理想的改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