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平米的二手房以高雅的灰白色系为空间主轴,且于重点墙面利用跳色来划分格局特性,再加上镀钛建材的妆点,让整个空间在简约中带有高尚的气质,随时敞开大门欢迎亲友光临。
【舍弃电视墙,拉近家人情感】
明亮的日光自开窗面进入室内,途经客厅、书房再到餐厨空间,放大了开放式公领域的空间感,并将窗外的绿意纳入家居风景中,形成优美的生活气息。天花板大梁透过镀钛修饰,巧妙划分出客厅与书房的界线,同时客厅也舍弃制式化的电视墙,把灰色调的沙发靠墙摆放,围成一圈,塑造出家人互动的自在场域。
开放式书房藉由大面积的展示柜,搭配亮眼的黄色门片,打造活泼俏皮的空间调性,并特别加大原木桌的尺寸,让此处能够兼具用餐机能,当有亲友来访时,能有宽裕的空间可以招待。厨房配置蓝色收纳柜,定义出烹饪区域的范围,而中岛吧台则让煮菜时光充满家人间的欢声笑语,彼此自在没有距离。
小编的最爱
主卧在床头墙隐藏充足的收纳柜,柜门上的金属线条反射着光泽,点亮灰色系的休息空间。次卧延续高级灰的主色调,并在窗边设置嵌入墙中的书柜,让人可以轻松拿起一本书,坐在阳光中静心阅读,度过惬意的下午。
336平米的现代风大宅,适度将古典的优雅质感融入家居中,并藉由双轴线的格局规划,串联起两侧的高楼层景观,让绿意、人文与都市风貌能够共存于室内,层层堆叠出典雅大气的空间气质。
【现代古典交会,各自展现空间特色】
玄关铺设拼花大理石地面,加上现代俐落的端景桌及金框的花卉画作,形成一种强烈的风格对比,却又混搭出特殊的和谐感。行经古典雕花柱体,公领域采取开放式设计,华丽的金色吊灯定义客厅的主视觉,后方的午茶区则以九宫格天花板界定格局范围,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又能呼应家居本身的设计主轴。
客厅电视墙延续玄关的大理石切割线条,且于两侧以玻璃及镀钛建材结合的门扉,作为通向书房的入口,塑造古典又俐落的对称美感。转个弯,来到位处同一轴线的餐桌和中岛吧台,无隔断的开阔空间使视线可以直达阳台,获取明亮的自然光。推开餐厅旁的金属门,起居室及阳台的美景令人惊艳,给予一种层层递进的立体感。
小编的最爱
三间卧房都拥有酒店式的完整机能,并依据居住者的性格与喜好,安排不同的空间氛围,各自还能在专属的阳台放松休息,细腻的卧房配置凸显设计师的贴心与专业。
208平米的现代风大宅,采光充足、绿意环绕,设计师采取低彩度的主视觉,去衬托窗外的美好光景,同时把公领域置于空间中央,让每位家庭成员都能自然地团聚于一处,热络彼此感情。
【天花板纵横交错,拉高家居视觉】
一进门左侧的玄关柜,藉由上下留白且嵌入光源,减轻了心理负担,配合过渡区域的木作格栅墙面,步步令人感受室内的舒适感。客餐厅采取开放式的规划,发挥了大面积开窗的光线优势,而横贯中心的大梁则划分格局,配合天花板对称的间接照明,在纵横交错之间,拉高家居视觉,营造开阔明亮的交流场域。
设计师在门板与柜体的选择上,特别利用温润的木质,去平衡低彩度的沉稳,给家人更多的温暖气氛,而靠近吧台的展示区,运用格栅与玻璃门片的方式,达到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另外,厨房透过一道半通透的玻璃推拉门,分隔轻食区与热炒区,轻盈的隔断拉进了餐厨空间的距离,也增加人们的互动频率。
小编的最爱
主卧延续公共空间的灰阶,且在床头以镜面妆点,搭配大面积开窗,增添整体明亮感。次卧则改采浓绿修饰床头墙,加上窗边书桌和书架,打造出一种生意盎然的景貌。
考量到业主夫妻从事时尚产业,设计师在215平米的现代风大宅,规划绚丽光带环绕的精品展示空间,让每个角落都诠释出不同的潮流焦点,突破家居的既定印象。
【异建材混搭,打造前卫展示橱窗】
一进到室内,光彩夺目的大型鞋柜摆放着两人收藏的经典鞋款,透过不锈钢、镀钛、玻璃及镜面等异建材搭配,结合情景控制设备,彷佛精品的展示橱窗,能够360度欣赏每一双鞋子的工艺设计。客厅在落地式家庭剧院的后方,同样采取光带、金属与镜面等建材,打造另一处显现夫妻品味的展示区域,使潮流配件成为空间的亮点。
原有格局厨房封闭,在设计师拿掉一间卫浴之后,改为开放式厨房与餐厅连结,创造开阔的空间视觉,而中岛则满足两人喜爱轻食的生活习惯,让格局配置更加人性化。主卧不同于公领域的现代时尚,藉由纯白的线板与金色镀钛妆点,还给夫妻放松舒服的睡眠环境,同时带来法式古典的大宅浪漫。
小编的最爱
更衣间展现优雅的古典情怀,地面的镀钛金属引领着通往精品世界的动线,加上分门别类的收纳空间和化妆台,让人有种置身欧洲贵族豪宅的感受。
大宅里,藉由石材、木作为主要材质,大面积堆砌出壮阔气势,且结合渐层的立面设计,冷暖元素相兼,丰盈居家美学气息。 客厅天花板以立体的木作堆栈,渐层的手法让空间达到无线蔓延之感,且延伸至后方餐桌区,空间随即开阔,地板则以大理石铺设一室,电视墙透过粗犷石材的拼接,擘划出非凡气度,而下方与两侧结合木作隔栅造型,材质的细节安排展现设计新意;循着阶梯来到餐厨空间,地坪特别换上与客厅不同的石材,自然界定出两者领域,餐桌、中岛的天花板局部贴附镜面,透过反射的材质特性,让视觉更为延伸,领域更显放大;中岛后方则以玻璃拉门界定出厨房空间,烹调时可拉上门扇,杜绝油烟溢出的窘况,平时则可将门扇自在打开,让餐厨空间更显连贯、一气呵成,空气流畅无碍,享受开阔的视线。
小编的最爱
书房的入口处以金属材质打造门拱造型,自然划分出内外领域,天花板的中央特别拉高尺度,加上两侧设计开放层板的书柜造型,即使置身在空间有限的室内也不会让人感到压迫。
施工单位: inD’finity Design (m)Sdn. Bhd.
设计师取自空间与自然共存的设计理念,将旧厂粗犷的工业元素,与建筑条件相融合,揉出既内敛又霸气的空间表情,开创深具魅力的工作场域。
【相异材质,碰撞出前卫办公室】
空间突破传统的封闭写字楼,运用铁件、木质、深色玻璃完美搭衬,使异材质碰撞出时髦前卫的设计感,同时舍弃隔断配置,反以铁网、灰玻区隔场域,让光线可自然流动,型塑宽敞通透的空间感,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彼此脑力激荡,挹注振奋人心的正向氛围。
【沿窗陈列单椅,享受美丽景致】
空间除了作办公使用,更结合迎宾接待区与轻食机能,巧妙将咖啡厅形象带入商业办公空间,配置吧台与木制餐椅,并循着窗户沿面陈列单椅,藉由落地窗引入挑高美景,让人无论在此休憩或洽谈,皆可同时享受居高临下的美丽视野,提供员工可纾压疗愈的休憩天地!
好的写字楼设计,才能让创意源源不绝!这间1742平米的空间是新创公司街口支付的写字楼,设计师将胡同街道的概念融进室内,具体呈现红色Logo的热情活力。
【立体Logo,成为鲜明的形象吧台】
户外光线透过玻璃进入长形空间中,使人感受宽敞明亮的氛围,而大型立体的「街」bar设计,除了彰显公司的内涵以外,也能变成员工休息沉思的吧台区域。柜台以鲜明的红色,定义品牌形象,前方设置芥末黄的等候飘窗,后方则是宛如咖啡厅的座椅区块,可以在此做进一步的接待工作。
贯彻胡同街道的意象,设计师运用小木屋的设计理念,规划出一间间的小型会议空间,就像是小小村落般聚集在一起。蛋屋则是象征灵感的诞生,员工可以在里面阅读、放空或交谈,激发出不一样的创意火花。而大会议室则是以罗马剧场的形式包装,打破呆板的空间框架,可以容纳更多人共同讨论交流。
小编的最爱
用餐环境配置长形吧台与跳色的单椅,让人可以在工作忙碌到一个阶段,轻松地坐下来欣赏窗外美景,享受盘中的美食。
当时代不断进化,工作空间的定义也不断地被颠覆,林政纬设计师抽离、再思考工作环境的定义,抽取浓缩的城市光景为灵感,以此延伸至办公空间的设计之中。透过牵繫生活记忆与工作场景间的羁绊,层叠的城市生活的零星片段,期待在工作中也能获得回家一般,人与人自在相亲的亲切氛围。
281平米的空间,分别切出了30人的工作区、15人的大会议室、6人小会议室、2米高电视墙、事务区、活动休憩空间与中岛。透过弹性隔断,让空间可恣意折叠,保有开阖自如的弹性,像是将白板门拉开后,再撤掉会议桌,便能排列出足以容纳40人演讲活的开放空间。而透空的扩张网取代墙的存在,视线开阔而延伸,在机能规划上则採取複合式的灵活安排,办公区的使用者只要简单回身,便能与沙发区的休憩者互动,再转个弯,咖啡香便缠绕鼻息。办公桌上方则设置由上往下的灯具结合扩张网,可摆放绿意植栽或展示品,增添办公室风景。
整体色调以灰色与黄色为主轴,桌板则大胆使用黑色调性,定调沉稳而安定的工作氛围,留白的墙面,融合〈Tokyo Dream〉系列的摄影作品,将移动、沛然奔流的都会剪影,滞留于此,传达着人们忙碌而充实,不断切换生活和工作的景况。
小编的最爱
2米高的大型电视墙,可协助的工程师关注数据,在经过机密的计算后,考量承重及散热,使用上下悬空的铁件,轻量化视觉上的感受,同时让空间气流及感受均更为留通。
深色调的木纹与石材交织出沉稳、大器的非凡宅邸,空间里展示架结合嵌灯照明,光源映照在风格物件上,演绎动人的美学风範。
踏进玄关,深色大理石横向舖陈出廊道,天花板以木作包覆大樑,共同延伸至后方的私领域空间,形成一条静谧的路径,让人倍感安定;左侧鞋柜以悬空感的隔栅柜体成形,前方则以简单的木作隔栅展现屏风机能,界定出内外领域,且保有自在、流动的生活气息。电视背景墙以石材拼接出巨型尺度,上方内嵌间接光源,擘划非凡气度;沙发后方摆设书桌椅,形塑开放式书房领域,整面散发微微光晕的展示书墙,不仅拥有收纳与展示功能,更流露出美学风采,与镀钛板包覆的大樑天花板,相互辉映,展现适切的人文温度。有别于客厅空间里遊走内敛深色,餐厨领域里以大量的白色衬底,烘托出现代风格的雅致与气质,局部以镜面贴附,加上金属材质的灯饰点缀,擦亮视觉亮点。
小编的最爱
整体空间利用木纹与石材为元素,交织出冷暖相兼的独特风格;主卧房里,电视墙採两侧包覆的曲线演绎,将机能与美感相融为一。
坐落于高楼层的231平米现代风复式楼,设计师将挑高的空间,进行开放和隐私的上下二分,并以独立的水泥楼梯作为连结中介,而轻盈穿透的玻璃隔墙,则像是生活中的透明剖面,容许了彼此之间的凝视和观看,进而衍生暧昧而纯粹的趣味关系。
纯粹、自然的水泥色调和质地,给予空间踏实和稳定的感受,而具有穿透性的玻璃则显得轻盈而自由,设计师利用水泥、玻璃介质的共生,形塑材质的虚、实对比,也达成了微妙的视觉平衡。在开放式的空间中,笔直而俐落的线段交织、穿梭于客厅、餐厨与祭祀区的视野之间;不锈钢光墙与水泥梯阶,则成为拉开垂直轴度的延伸力度,撐起空间的开阔尺度,以及大面幅高楼层窗景,并将窗外的自然光景引植室内,与生活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位于复层上方的私领域,外部採用玻璃隔断,形构上下空间的对话互动,像是两个在视觉上相互交叠的玻璃盒子,藉着不同角度的观看、凝望,重新诠释了空间的内外定义。
小编的最爱
温馨、优雅的暖色灯光,隐隐地在一片冷调灰质中透露、浮现,使水泥的质地和触理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和生活温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空间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