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平方米老屋,设计师考量到房子呈现狭长型、仅单面采光,替公共空间融入通透开放的设计概念。透过玻璃隔断的规划,让光线、空气得以自由穿透,并减少走道空间面积,打造出2人4猫的全新生活。
【宽敞公共空间,让聚餐更尽兴】
考量到屋主喜欢邀请朋友到家中聚餐,以及想给予小朋友可尽情奔跑的空间。设计师设定宽敞的公共领域,将66平方米狭长空间做出有效利用。除去过多赘饰与实体隔断,保有视线及光线的自由穿透,仅利用地面材质简单划分厅区与书房。
整体运用铁件、清玻、镜面、木质的交织,表现材质特有的肌理特性,构筑质朴清新的Loft风格。餐厅的木质餐桌采以弹性折叠款式,创造更大的使用台面,并于墙面悬吊艺术画作,打造简约清爽的视觉。一旁则连结开放式厨房,创造互动密切的生活动线。
这户老屋原先有着通风采光不良、格局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透过设计师的改造,保留局部陈旧元素,以新的设计思维延续老房结构。透过材质与光影变化,构筑每一幅令人惊艳的生活画面。
【高低差界定空间,保有通透感】
空间中以回收旧木料创造独特的温润质地,搭配静谧的特殊水泥粉光,形成冷暖平衡的视觉美感,并规划阶梯区隔客厅与餐厅,以高低差界定空间,同时保有视觉的通透感。
用餐区则利用吧台串联餐桌,使整体感一气呵成,墙面保有了红砖墙的斑驳质感,以朴实表情道出情感温度,同时藉由挑空的天井设计导引饱满日光、增添空气对流,在清玻的大量运用之下,让各空间可坐享光线。
明亮的光感、通透的动线,是构成宜居环境的条件之一。设计师除了达到上述要求外,更善用色调对比与建材选用,为93平方米的居家注入自然休闲气息。
【石材电视墙散发自然情怀】
玄关落尘区利用不同色调地坪区隔内外差异,岩板与装置艺术增添了粗犷风味;另外,利用黑镜创造成熟大器的氛围,佐以巧妙的间接照明与木作格栅,以多元材质达到冷暖交融的目的。
透过有着俐落线条的天花向内延伸,经过大面积展示收纳柜,即是开放式的公领域,利用天然石材打造的电视墙,其富有质调与层次的纹理散发自然情怀。
相较于客厅空间的明亮俐落,后方书房则铺设木地板,并以温润黄光照明营造闲适气氛,贴心设置的飘窗赋予屋主小而美的阅读空间。能随心收放的L型玻璃推拉门,让屋主得以拥有兼具隐私与开阔机能。
回到家总是期待能好好放松,将所有嘈杂事务抛诸脑后,设计师将106平方米的老屋翻新,将公领域全然解放,朴实的灰色质触,佐上轻浅色的木质,形构一方清爽而且解忧的舒适居宅。
【透光隔门令光线自在串联】
以北欧风定调的空间,没有多余冗赘装饰,引入饱满的光度氛围,让清新日光漫延一室。一家4口的公共空间纳入客厅及餐厅,一整面的电视墙,放大空间视感,创造宽广的厅。后方墙面则延伸一方飘窗及侧边展示柜,既感受阳光的舒适美好,也为餐厅争取使用效益。
隔门采用可透光的玻璃材质,让光线在不同领域中仍能自在串连,却又保有空间各自隐私性。来到主卧室,床头背墙处铺饰宁和的抹茶绿,在木地板的温润承载之下,让私领域显得相当温煦舒适。
在设计师的重整下,这户89平方米的老屋以北欧风格定调,运用简洁线条、自然素材营造休闲氛围,并给予开放式与通透隔断规划,让居家充满生动灵活的视野。
【北欧风与木材质,营造舒心居家】
入口玄关处,设计师利用异材质与高低差做出室内外界定,达到落尘效果,步入厅区,则以浅色木地板做铺陈,营造静心感受,搭配素雅的家具铺排,展现充满生活感的北欧面貌,并加入乐器、CD点缀,以跳跃色彩将整体妆点得更为缤纷多彩。
客厅临窗处则规划为飘窗,让全家人可在此随兴坐卧,是眺望窗景、直视绿意的绝佳之处。同时拓宽厨房领域,保留餐厅、厨房之间宽裕的行进动线,并导引阳台采光,让光线可四处蔓延渗透。
一旁紧连的是书房,以清玻围塑空间、保有明亮视感,同时规划弹性门片设计,让空间可随时舒展开放,保留领域的串联及可变性。卧室则延续清新底调,以木质壁板串联书桌、床头柜等,床尾并整合电视设备,增加立面的平整与延伸性。